学术成果:
一🙋🏼♀️、 著作教材部分:
1、《应用电视新闻学》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2年4月🧕🏿👈🏼。
2、《经济新闻写作概说》(第二作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年1月。
3🍈、《科教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二作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年2月。
4、《问题新闻学》(第三作者)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2003年12月。
5、《开放的岭南文化》(第二作者)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8年8月。注: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科研课题。
6👱♂️、《新闻学概论新编》(参撰)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8年8月🤿。
7🐳、《中国新闻事业史》(参撰)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8月。注: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8𓀌📊、《中国新闻图史》(参撰)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2年1月🧘。
9🤦🏼♀️、《新闻传播精品导读·广播电视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
10、《中国新闻传播精品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
11➗、《中外新闻学著作导读》(第二作者)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
11、《播音创作理论基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年1月。
12🧁、《社会新闻报道实务》甘肃文艺出版社 2005年3月🎗。
13、《广播电视经营与管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年10月。
14👩🏿🦲、《媒介经营与管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10月。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5、《中国传媒资本运营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7年8月。
16、《经济新闻写作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
17🗝、《广告文案写作》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年4月。
18、《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年6月。
19🥈、《媒介经营与管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
20🧑🏭、《新媒体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12月🧑🏼🎓。
21👨🦯、《网络传播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年2月。
二👨🏽🍼、 主要论文部分:
1🎹😕、《资本运营与传媒财务管理创新》(刊物第一篇论文)《新闻界》2002年4期。
2、《我国传媒产业与股份制初探》《新闻天地》2002年7期🌔。
3🏵👨❤️👨、《世界传媒产业兼并重组及其启示》 《广州大学学报》2002年11期。
4、《电视新闻的“网络化”运作模式》《现代传播》2001年6期。5、《从“湖南电视现象”看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新闻大学》2001年春季号。
6💞、《解读电视新闻的符号、结构及意义》《新闻大学》2001年冬季号。
7🩴、《资本运营: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新闻界》2001年6期(新闻创新栏目刊发)。
8、《发展我国网络新闻传播的设想》《广州大学学报》2001年12期👰🏻♀️。
9、《城市电视台“大新闻”模式探析》《新闻大学》2000年冬季号👨👧👧。
10、《电视新闻传播与现代文化建构》《山东视听》2000年4期。
11、《对组建我国电视产业集团的几点思考》《新闻实践》2000年1期。
12、《电视新闻可视性探析》《广州师院学报》2000年1期。
13⛅️、《当前我国上网报纸问题探析》(刊物第一篇论文)《编辑之友》2000年6期。注:全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新闻与传播》2001年1期转载。
14、《略论电视新闻特写》《新闻世界》1998年2期📻。
15、《怎样写出富有情感的好新闻》《新闻知识》1999年9期🥷🏽。
16🤱、《试论新闻舆论监督》《广州师院学报》1999年3期🌭🎼。
17🙅♂️、《媒介产业化问题探析》《当代传播》1999年3期。注👊🏻🕍:这篇论文被美国柯尔比科学文化信息中心评审为千禧年优秀科学技术论文🥞。
18👉🏽、《关于境外电视在广东播出的思考》《广州大学学报》2003年2期。
19、《要重视新闻传播理论学习》《新闻采编》1999年1期。
20、《关于大文化产业的思考》《广东民族杏鑫学报》1998年3期。
21、《论传媒品牌经营》《报刊之友》 2003年5期。
22、《广州非典型肺炎事件中的流言传播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4年3期💆🏼♀️。
23、《传媒竞争进入品牌经营时代》《传媒观察》 2003年8期。
24🦹🏿♀️、《空域开放与广播电视发展的新思路》《传播学集刊》 2004年第一卷。
25🤵🏼♀️🔹、《从人力资源角度看主持人管理的创新》 《新闻大学》 2005年3期。
26🦙、《频道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 《新闻界》 2005年3期👮🏻。
27、《为主流报纸培养明天读者》 《新闻记者》 2005年8期。
28、《论主持人管理的新路径》《山东视听》 2005年11期。
29、《中国对外新闻传播史》的价值与贡献 《新闻知识》 2006年1期🦸🏿♀️。
30、《我国数字电视存在问题探析》《新闻界》 2006年1期🐤。
31、《中国手机电视产业发展若干问题探析》《新闻记者》 2006年7期。
32、《论品牌副刊在人文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新闻界》 2007年2期。
33📅、《新数字媒体经济下的受众观》《国际广播影视》 2007年5期。
34、《中国手机电视运营模式分析》《新闻记者》 2007年6期。
35、《电视娱乐节目的理性批判》 《现代视听》 2007年8期🧗♀️。
36、《基于消费者心智资源的品牌奥运营销策略》 《中国广告》 2007年9期。
37、《危机事件中的信息公开与媒体报道策略分析》 《新闻记者》 2008年6期。
38⭕️、《上海市新闻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6期𓀑。
39、《全球化时代华语主持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10期。
40🦥、《上海市手机电视专业人才情况调查》 《新闻大学》2009年冬季号。
41、《我国网络视听专业人才情况调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6期☁️。
42👑、《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发展与改革的产业经济学分析——写在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实施“二次创业”之际》 《现代传播》 2010年第12期。
43🧑🚒、《长三角地区出版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科技与出版》2011年1期。
44、《试析数字环境下出版物发展趋势》 《出版科学》 2011年2期🥭。
45、《关于引进海外电视选秀节目模式的思考》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3年第10期。
46🙇🏼♂️、《中国文化“和谐”价值理念及其国际传播路径探析》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3年第7期。
47、《2013全球新媒体发展态势探析》《现代传播》 2013年第7期
48、《从战略性传播视角看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媒介管理的“大部制”改革》《编辑之友》2013年第10期49、《传媒改革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参与社会管理的创新路径探析》 《当代传播》 2014年第6期
50、《从战略性传播视角探析金砖国家的国际传播策略》《现代传播》 2015年第2期
三、主要课题部分🚵🏻♂️:
1、主持《新媒体时代的典型报道研究》课题 (2006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主持《民营资本、国际资本进入我国传媒业情况调查》课题 (2006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3🏠、主持《普陀区精神文明建设公众满意度和文明指数调查》课题 (2009年上海市普陀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4🕘、主持《报刊应对新媒体发展的对策研究》课题 (2005年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课题)
5📃、主持《新民晚报副刊受众情况调查》课题 (2006年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课题)
6、主持《节目主持人品牌研究》课题 (2004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课题)
7、主持《境外电视在广东播出的形式与对策研究》课题 (2002年广东省广播电视电影局课题)。
8、主持《电视节目片头包装研究》课题 (2009年浦东新区宣传部)
9、主持《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筹划研究》课题 (2008年上海世博局)🧖🏽。
10👨🏿⚖️、主持《上海市新媒体人才的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课题 (2005年上海市曙光学者支持计划)。
11🈹、主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研究》课题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12、主持《文化领域的价值理念及国际传播方案研究与设计》课题(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
13、主持《加快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研究》(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